关于北岸经开区
2023年预算安排情况的报告
区财政局
(2023年3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区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支撑。
预算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统筹平衡。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事求是,科学预测;支出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有保有压,做好收支平衡。二是勤俭节约,过紧日子。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三是提质增效,强化管理。坚持预算法定,强化预算约束;加强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合理界定政府保障范围和支出标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杜绝脱离实际的过高承诺。四是坚守底线,防范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当前和长远,兜牢兜住“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代编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0000万元,增长1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00万元,下降2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9624万元、调入资金89875万元,剔除上解上级5816万元,全区收入合计122683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68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52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支出。
(2)教育支出33665万元,主要用于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学校设施建设等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86万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临时救助、优抚对象补助等支出。
(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866万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支出。
(5)节能环保支出6714万元,主要用于环卫一体化、污水管网建设等支出。
(6)农林水支出5362万元,主要用于村级支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支出。
(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072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支出。
(8)债务付息支出2517万元,用于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代编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19万元,其中非经营性土地出让金收入5919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调入资金35773万元,全区收入合计41692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相应安排支出41692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主要安排情况:
(1)城乡社区支出6084万元;
(2)专项债务付息支出30608万元;
(3)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0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
(一)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246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11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357万元。
(二)社保基金预算支出793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4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82万元。
(三)社保基金本年结余453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本年结余2655万元,滚存结余1879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本年结余1875万元,滚存结余16377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截止2022年底,地方政府转贷债券余额546351万元。包含以下两部分:1.区级政府转贷债券311137万元(一般债券76391万元、专项债券234746万元)。2.由北岸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市级政府转贷债券235214万元(一般债券2000万元、专项债券233214万元)。
六、扎实抓好2023年预算执行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实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全年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一)培植优质财源,巩固财政收入底板根基。坚持依法征收,财税和其他执收部门要协同发力,加强信息互通共享,科学、及时、高效地落实好各项政策,做到应收尽收、应退尽退。加强重点税源企业跟踪服务力度,关注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营收、税收变化, 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更加注重招商绩效,强调“亩均效益”论英雄,积极引进一批高成长性的产业项目,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夯实财源规模和质量。积极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益,确保非税收入及时缴库。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把握好土地出让时机和节奏,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努力提高土地增值收益。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打破基数思维和支出固化,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严控小、散等零星项目,集中财力保障各类民生等重点支出。严格落实“三保”主体责任,足额安排“三保”支出,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思维方式和纪律要求,节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强化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把节约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三)坚守安全底线,推动财政事业行稳致远。坚持预算法定,严格执行预算批复,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严肃财经纪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新增支出政策评估论证,防止支出范围无序扩大和制定超越财力水平的政策标准。重大项目要提前制定资金平衡方案,算好重大项目“平衡账”,优先支持条件成熟、具备一定收益的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既有效发挥政府债券拉动投资的积极作用,又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守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戮力同心、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北岸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