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注册 注册  |  登录 登录 你好 |  注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2019年环保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09 18:14      点击次数:{{ pvCount }}   字号:    

一、坚持绿色发展

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的殷切嘱托,凝心聚力加快推进“一区三岛”建设。《莆田湄洲岛管理保护条例》获批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施行;委托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湄洲岛生态红线评估,形成自查成果,通过市级初核;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基础资料收集。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积极引入平台经济新业态,全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全岛第三产业(主要为旅游服务业)占比达51%。

提升绿色承载能力。使用储能电站,清洁能源实现全额消纳;海景等龙头酒店率先替代使用新式纯电厨具,民宿厨房进行了电器化改造;利用遮阳棚安装太阳能光伏板,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投放电动游览车269部、新能源公交车33部,实现全岛公交电动化,切实减少燃油机动车数量;分时租赁项目已投放94辆新能源汽车;全岛共完成34座充电桩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完成两期建设,目前全岛共有61个站点、1372部共享自行车。初步建成慢游系统,累计建设自行车道9.3km、景观绿化带8.6km及人行道12.54km推进无人驾驶示范岛,自动驾驶测试体验路线实现车路协同,智慧湄洲监控中心投入使用;5G基站完成第一批站点建设及测试体验路线沿线8公里路段的5G信号覆盖测试优化工作。2019年7月1日起,严禁湄洲岛居民新购燃油车入岛,分阶段减少岛上燃油车辆规模,引导居民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用水总量农田灌溉水达有效利用指标系数、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责任书要求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日均3100吨,同比去年增长87.04%,进水水质COD浓度稳定在100-120mg/L,化学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改善环境质量

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截污、活水、净水、引水等工程实现湖石淉水质提升,市环境监测中心站5月、9月及11月份检测湖石淉断面水质为IV类,达到今年水质提升目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在我区宫下村宫下沙自然村设置地下水采样点,国土资源部门在丰、枯水期严格按照规定完成采集地下水水样,并送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进行检测,我区今年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良好

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实施蓝天保卫战,禁止工业企业项目落地,加强扬尘管控,落实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常态化检查,全岛餐饮店安装油烟分离设施,推行新能源汽车,限制燃油汽车入岛,全年环境空气质量除臭氧指标受外来漂流影响,其余指标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其中PM2.5年均浓度达到18μg/m3

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积极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今年化肥使用量约82.02吨,同比去年减少3.5%医疗废物按照“小箱进大箱”的模式,采取乡村医疗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入小箱后,转运至附属医院湄洲分院入大箱,再统一送往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福建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处置,今年共送出医疗废物约6806.9千克,处置率达100%。

加强生态保护

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岛屿。重点做好水、空气、绿化、沙滩保护的文章,推进美丽乡村、污水收集全覆盖、片区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切实维护好“碧海、蓝天、金沙”的生态原貌;实施湄洲岛传统村落片区风貌整治,将宫下村宫周、牛头尾、宫下沙及港楼村片区等4个片区传统村落风貌整治工程列入妈祖文化特色小镇提升项目工程包,委托编制片区城市设计并开工建设。控制周边海域养殖规模,完成禁养区养殖清退工作,合计清退5家55亩。开展湄洲岛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及后续长效管理工作,重点针对雨污混排口进行清理整顿,做好截污纳管建设、雨污分流工作

加强造林绿化。我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0062公顷(其中林业自然保护小区72公顷、海洋保护区面积99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9%、蓄积量达2.83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411.74公顷;湿地保有量3390公顷。今年累计完成木麻黄种植共4万株,其他苗木种植14.24万株;完成时令草花种植53.2万株;完成湄洲大道北部区道路栏杆、灯柱立体绿化及位于湖石粿的两岸同愿林项目;完成湄洲大道中段、崇福路、环岛东路、环岛南路等道路节点屏障绿化工作。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持续推进污水收集全覆盖项目及农村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工作,今年我区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任务286户(含2018年提前启动136户),现已全部完成。二是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厕新建改造,今年在全岛累计完成新建4座公厕,其中城市公厕1座、乡镇公厕1座、农村公厕2座三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组织开展全区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大排查,共出动人员1500余人次,拆除畜禽养殖舍486处,消杀鸡鸭约1500余只,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废弃物约8吨。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对“反弹复建”和违法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户一律纳入“两违”建设处理。严防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反弹回潮,坚决遏制生猪违法养殖和污染环境行为。

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海洋生态保卫战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源头减污。建立环保洗涤机制,全岛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行“生猪定点屠宰、猪肉岛外配送”制度,拆除全岛生猪养殖场及屠宰户暂养猪栏,彻底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中途截污。针对湄洲岛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尚未完成,部分污水流入沟渠问题,建设8处临时截污设施,防止污水通过沟渠流入湖石淉和近岸海域;加强餐饮油水治理,完成全岛餐饮场所油水分离设施安装,并加强设施使用常态化监管全域治污。加强湄洲岛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并上墙,健全值班制度及规范运行管理台账;全岛污水厂配套设施累计完成管网建设14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2座、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座;农村三格化粪池合格率达97.97%、纳管接入率达79.70%。水质提升。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清理整治黑臭水体、河道垃圾、阻洪围堰、河道渔网,严厉打击河岸周边违法建设行为,实现河道“水清、河畅”;开展湖石淉综合整治,通过实施截污、活水、净水、引水等工程实现湖石淉水质提升,湖石淉断面水质稳定在IV类以上;实施纪念林河道治理,建设景观水处理设施,透明度清澈见底,沉水植物覆盖率达90%以上。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控油烟排放。印发《湄洲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岛内所有餐饮服务场所(包括单位食堂、宾馆内设酒店、餐厅)已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督促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服务场所对净化设施定期清洗,建立清洁保养台账,确保稳定达标运行。控露天燃烧。加强秸秆燃烧防控宣传、巡查,镇村干部“定责任、定人员、定区域”,包片到田,全域严厉打击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全年巡查累计发现并扑灭76起群众焚烧秸秆现象;加强秸秆无害化处理,秸秆由镇政府统一收集,再由区园林处粉碎发酵后作为绿化肥料利用。控烟花爆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严格限制烟花爆竹销售点;倡导不燃放烟花爆竹,在湄洲妈祖祖庙引进环保焚化内炉、电子炮,引导游客采用电子鞭炮朝拜。控扬尘污染。对在建项目在开展扬尘治理常态化检查,落实工地周边围挡、喷淋、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联合开展渣土车滴撒漏巡查,强化路面日常保洁,规范作业时间,每天严格落实道路两普扫任务,结合实际,适当增加洒水频次,切实落实防尘降温工作,减少道路二次扬尘污染。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垃圾收集处理。年投入约1300万元,完成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推行全岛垃圾收集服务外包和村庄生活垃圾定时收集,全岛垃圾收集率达100%;8月底在全岛机关、企事业单位、酒店、景区、民宿、餐饮业及宫下、汕尾两个试点村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于12月1日起在全岛全面推行签订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合同,餐厨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每日约运送950公斤出岛处理引进全省首座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采用集成一体化智能化的处理设备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日处理约550公斤。强化加油站防渗监管。督促湄洲镇加油站规范处理含油废水,健全储油罐清洗制度强化医院医废监管。督促附属医院湄洲分院建成标准医疗废物储存间,并做好防渗和清洗废水的收集和处置工作强化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定期开展系统性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定工作,建立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全面掌握和更新耕地质量等级状况。

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卫战。盯紧陆域、沙滩、海面三个区域,全域深化海洋污染防治。建好陆域。开展入海河沟排污口整治,全面实施“河(湖)长制”,防治垃圾及污水排入河沟,扎实推进全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西亭澳口种植红树林500多亩,完成莲池岸线综合整治西海岸线绿化等项目,维护“碧海金滩”的原貌。护好沙滩。 将全岛25处沙滩一并纳入河长制管理范畴,强化沙滩、码头非法倾倒垃圾巡查执法,组织30多人保洁队对沙滩岸线进行常态化保洁,守住海岛生态保护红线。盯好海面。将湄洲岛周边海域列为海砂禁采区,常态化开展周边海域巡查,管住“人、船、砂”三个要素,联合查扣非法采砂船9艘,取缔全岛非法堆砂点,基本消除湄洲岛海域非法采砂乱象。忠湄轮渡委托莆田市辰龙船务有限公司完成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处置,并编制年度船舶溢油及污染物泄漏专项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全面落实环保网格化监管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对全岛环境保护网格进行划分,每个网格明确包片区领导、网格员,全区划分为11个环保网格,配备11名专职网格员,55名兼职巡逻巡查员,实现环保问题“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今年截至目前共巡查766次,人均63.8次,完成率133%;上报案件144件,人均上报12件,完成率150%。

深入开展群众信访投诉处理。深入开展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就地处理群众环保信访问题,切实提高信访反映问题群众满意率。今年共接到12345市、区两级环保投诉13件,均在规定时间办结,对投诉人回访得到满意答复。

强化餐饮业环境污染监管。加强全岛餐饮场所油烟油水处理设施使用、餐厨垃圾处理情况监管,确保餐饮企业(单位)油烟排气筒的高度和位置不影响周围居民居住环境,油烟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设备噪声未超标扰民;含油废水做到油水分离达标排放,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处置。

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2019年,湄洲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落实《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打造零排放生态智慧岛,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进全省首座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并按规范建成有害垃圾暂存点,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建成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及干垃圾处置终端,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实施全岛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现纪念林河道水质透明度清澈见底,得到唐省长高度肯定;实现全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生态样板。建设全省首个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基地;实现共出行电动化清洁化。完成餐饮服务场所油烟、油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现餐饮企业(单位)油烟达标、油水分离排放,餐厨垃圾有效处置。大力推进全岛“绿化、美化、花化、彩化”工程近三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350亩,全岛绿化覆盖率从52%提升到58.3%。

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推动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等通报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

一是完善湄洲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以及在线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持续推进湄洲岛污水收集工程、湄洲镇农村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及污水纳管建设,今年累计完成污水收集管网建设18.7公里农村三格化粪池改造286户完善湄洲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行管理制度并上墙,健全污水厂值班制度并做好运行管理台账,加强设施维护确保尾水达标排放

二是强化露天焚烧秸秆整治。各村充分利用广播、条幅、公开栏等方式持续宣传,深入发动,营造秸秆禁烧氛围,切实增强群众秸秆禁烧意识;每天镇联防队对全岛进行巡查,发现一处扑灭一处,并对问题村进行通报,同时区执法局加强每天巡查,对网格办派发的相关案件做到及时整治。

三是建立海漂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将沙滩保护列入河长制工作范畴,由区海洋与渔业局牵头抓总,区旅游局承担经营性沙滩管理,轮渡公司、渔港公司承担港区码头海域保洁管理,其他沙滩由湄洲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标准要求,持续不断做好海漂垃圾整治工作

姓      名:
内      容:
验 证 码: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