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划分
|
具体目标及任务要求
|
责任领导
|
牵头单位
|
坚持绿色发展
|
绿色发展理念
|
发展绿色金融。
|
郭健明
|
计划财政局
|
完善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推进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
|
沈国林
|
建设交通局
|
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碳减排指标达到“十三五”目标要求。
|
郭健明
严金凤
|
经贸招商局
计划财政局
|
用水总量控制在0.0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5%、59%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63。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16公顷以内,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3%。耕地保有量达180公顷。
|
沈国林
|
建设交通局
|
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控制任务。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岛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
林宗储
|
城管办
|
加快建设零排放生态智慧岛,深化开展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
|
郭健明
|
建设交通局
|
改善环境质量
|
水环境
质量
|
不得出现劣Ⅴ类水质和“牛奶溪”。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地下水水质极差比例控制在10%以内。
|
沈国林
|
建设交通局
|
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水质优良站位比例达100%(面积比例按国家要求执行)。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空气质量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18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升高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土壤污染
防治
|
化肥使用量减少比例不低于2%。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
陈志诚
|
社会事务局
|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
严格落实《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
|
强化岛内、近岸海域的沙滩、岸线、滩涂、岛礁、湖泊、河流、山体、岩石、林木植被等自然生态保护和珍稀海洋物种保护,争取设立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叶远飞
沈国林
|
农林水局
建设交通局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
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05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3.41%,森林蓄积量达2.81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411公顷。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任务,深入实施“一革命四行动”。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绿盈乡村”占比达60%。编制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并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
|
林宗储
|
城管办
|
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海洋生态保卫战
|
碧水
保卫战
|
全面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碧水攻坚“三巩固”行动。实现全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完成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任务。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提质增效”年度任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5公里。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监管。完成不符合要求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不断完善河湖长制,完成河湖长制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实施全岛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提升湖石淉海岛生态公园,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生态样板。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深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与监管,提高应急防备和处置能力。
|
叶远飞
沈国林
|
农林水局
海事处
|
蓝天
保卫战
|
全面完成蓝天保卫战和柴油货车攻坚战目标任务。编制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开展“长空亮剑”强化监督帮扶整治。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实施清洁柴油车(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行动。
|
|
生态环境办
建设交通局
经贸招商局
计划财政局
市场监管局
公安派出所
|
|
|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实现“三油”并轨。
|
|
市场监管局
|
净土
保卫战
|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编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并落实分类管理。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严格建设用地环境准入。
|
沈国林
|
建设交通局
|
建设“智慧环卫”监管平台,有效处理餐厨垃圾。
|
林宗储
|
湄洲镇
|
海洋生态保卫战
|
严格海岸带空间管控,打造美丽海岸带。加强海上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建立海漂垃圾“海上环卫”及网格监管工作机制。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全面排查入海排放口。沿海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
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化网格监管。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能力建设。完成生态云平台建设应用年度任务。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各类环境风险管控。加强生态环境舆情监控和应对。
|
沈国林
|
生态环境办
|
实施沙滩保护工程,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占用海域等行为。
|
叶远飞
|
农林水局
|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
|
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在更高起点上谋划生成一批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导区。
|
郭健明
沈国林
张国炼
|
计划财政局建设交通局
|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
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排查清退不符合规划水产养殖设施;加强柴油货车路检路查。
|
各相关分管领导
|
生态环境办等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