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年年会相似,岁岁意不同。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事要事喜事多,既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还是习总书记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25周年。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扛起“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聚焦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积极融入全市“一五二三四”建设和“五抓五比五看”活动,凝心聚力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湄洲岛,全区呈现出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比增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比增3.8%;第二产业增加值3.85亿元,比增5.7%;第三产业增加值15.65亿元,比增6.9%。完成财政总收入2.13亿元,比增5.9%,全市排名第一,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比增9.1%,全市排名第一。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0亿元,比增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亿元,比增5.7%。接待游客数264.58万人次,比增7.2%;旅游收入41.85亿元,增长18.2%。全区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和美海岛声名鹊起
湄洲岛被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授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基地;湄洲岛作为“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典型案例被写入国新办《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湄洲岛“零碳岛屿”实践案例再次亮相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联合烟台市共同发出《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探索成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
(三)妈祖文化远播五洲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获全国政协苏辉副主席充分肯定,推动《妈祖祭典》等系列妈祖文化规制申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支持湄洲妈祖祖庙参与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第二届全球妈祖文化论坛暨纪念妈祖信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五周年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隆重举行;妈祖巡安莆田活动,入选2024年优秀网络公益项目,全国排名第10。
(四)文旅发展出圈出彩
参加2024福建省品牌价值评价活动,荣登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品牌”第1名;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5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上,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位居全国第19位,名列全省榜首。
同志们,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两岸交流、文化传承、丰富业态、保障民生一以贯之,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推进了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办成了一批改革攻坚突破的大事要事,打造了一批有标识度含金量的海岛名片。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市委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
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生态保护更加有力。一是坚持建设更高水平更高颜值的“和美海岛”,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接近100%,全岛绿化覆盖率达到62.66%;二是推进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入选省生态环境厅“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三是省住建厅等9部门出台《关于支持莆田市湄洲岛加快建设零碳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明确13条举措支持湄洲岛零碳示范区建设;四是湄洲岛入选“零碳岛屿”标准试点,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荣获2024“零碳中国”优秀项目案例,同时湄洲岛被列入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全省仅5家)。
我们持续深化合作、促进往来,两岸交流更加热络。一是成功举办首届莆台同胞跨年祈福盛典、甲辰年海峡两岸新春祈年典礼、“妈祖赐福·欢庆元宵”——两岸同胞护驾妈祖金身回上林故居省xǐng亲布福等活动,用心用情促交流,2024年有780家台湾团体超2万台胞来访,比2023年增加150%;二是两岸三八妇女节“拜妈祖敬妈祖谒妈祖”、海峡两岸师生妈祖文化研习夏令营、台湾青年福建航海文化夏令营、“妈祖杯”海峡两岸桥牌邀请赛等纷纷走进湄洲,进一步为两岸融合发展搭建桥梁;三是持续推动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两岸融合社区)建设,已有台湾20个县市49家妈祖宫庙达成初步入驻意向;四是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在湄洲岛开幕,共促两岸气象融合发展;五是湄洲岛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项目获省市场监管局批准立项,为加强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六是举办第二届两岸同胞“共话融合发展 喜迎中秋佳节”活动,作为国台办常态化品牌活动,持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七是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两获国台办点赞肯定。
我们致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传播更加深远。一是湄洲妈祖成功分灵秘鲁,已分灵至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发布《我的妈祖娘娘》《天下妈祖》等妈祖文化歌曲,传颂大爱精神;三是开展“天下妈祖回娘家”启动仪式,海内外游客约2万人共同参与盛会,相关话题在抖音播放量达938万次;四是隆重举办纪念妈祖诞辰1064周年大会暨甲辰年春祭妈祖大典,吸引了新加坡、泰国、玻利维亚等国家及国内近百家妈祖宫庙及文化机构代表等上万人参与,并在CCTV—4海峡两岸播出;五是推动《妈祖祭典》等系列妈祖文化规制申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支持湄洲妈祖祖庙参与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六是《妈祖信俗》荣获省文旅厅第一批福建省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推进非遗与旅游更高水平融合;七是全面与厦航开展不限于文创产品销售、新媒体宣传、妈祖糕平安面等机上餐饮在内的多领域合作,打响“一鹭有你 平安相伴”品牌;八是策划推动举办甲辰桃溪国际妈祖文化节,邀请二十余位外国政要、驻华使节共同出席,相关活动平台总计播放量约1.17亿人次,进一步推动妈祖文化的国际化、品牌化;九是举行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7周年暨妈祖金身巡安湄洲岛活动,吸引英国路透社、欧洲时报等30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并获得省委罗东川副书记的点赞肯定,进一步展现妈祖文化风采。
我们着眼赛事活动、优化服务,旅游业态更加丰富。一是优质民宿成为引流的新增长极,全区2024年累计新增民宿339家,超过过去28年(1995年-2023年)民宿发展增量总和,全岛床位突破1万张,被评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二是开展“味在湄洲”美食嘉年华、“湄洲之夏”流行音乐季、百威国际啤酒节、2024年“妈祖杯”桥牌赛、风筝、门球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三是投诉处置机制便捷高效,组建湄洲岛旅游投诉快速处理专班,做到10分钟内响应、2个小时内反馈初步核查情况,当天内必须办结。四是夜间演艺业态火爆出圈,《缘起湄洲》、《印象·妈祖》分别于8月份、10月份对外公演,截至目前已接待观演游客约9万人次,营业额超500万元;五是岛岸一体发展有序推进,《莆田市岛岸一体融合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跨海索道项目论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妈祖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已成立工作专班推进。
我们聚焦群众所盼、基层所需,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一是加强关心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切实兜牢,发放各类救助金921.6万元;二是就业创业有力促进,招募“三支一扶”人员5名,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三是民生实事办好办优,2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四是推进岛内无房户、住房困难户等集中安置,建设幸福家园安置房226套,缓解群众住房困难;五是实施“福佑岛民,医疗下乡”系列活动10期,就诊群众约3017人次,开展“妈祖心连心守健康”专家下乡义诊46期,受益群众约14300人次;六是教育事业“喜色”可见,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初中教育先进县区,被评为省级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七是提升12345平台服务功能,及时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理12345诉求件2279件,满意率99.85%,政府运行更加高效;八是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新增5G基站22个以上;九是“平安三率”考评多项指标全省前列,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一村一警”全覆盖,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电诈警情同比下降62.5%。
我们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底线思维更加牢固。2024年全区共排查出各类隐患1568余处,其中包含重大隐患2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全年完成行政处罚12起,打击烟花爆竹非法储存4家次,收缴烟花爆竹500余件,行政拘留5人,全区未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一是全年共召开12次专题会议听取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发展要安全”各项举措;二是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智汇湄洲平台、湄洲公安景区与非景区管控平台、北斗双光谱等数字技术联防联巡,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强化线上巡查,扎实推进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十个一”活动,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线上有奖竞答,共8293人参与;四是开展为期六天应急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全岛民宿、酒店、餐饮业等各行业人士约1000人参加培训,实现全岛消防宣传培训全覆盖;五是打造覆盖码头、祖庙等各主要景区景点、交通干道26个高音号角的广播系统,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全岛,全方位营造安全生产良好环境。
同志们,回望间山水已万程,再出发关山更峥嵘。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关键时期、关键之年,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实现党工委管委会部署的各项任务,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政策机遇,密切跟踪国家最新政策动向,紧盯岛岸一体、海峡客运中心、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福建省海洋防灾减灾展览馆等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大盘子”,这些都需要全区干部群众挺膺担当勇突破、携手同行谱新篇,不断把我们共同的事业推向前进。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9亿元,比增5.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3亿元,增长4.66%;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增长5%;预计接待游客数超300万人次,比增13.2%;旅游收入预计43亿元,增长10.3%。
(一)项目为王,在快行动、求突破上挺膺挑大梁。一是要提高站位,各级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按照“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国家重点投向、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严格审核做实项目”的原则,吃透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和省、市支持政策,研究谋划“底数明、要素全、计划准、推进快”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要紧盯目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指标、抓项目就是稳运行”的意识,以项目建设之“进”保经济指标之“稳”,以项目高质量建设推动湄洲岛绿色高质量发展,用地、资金是项目攻坚必须跨越的“坎”,要坚持综合施策,多角度谋划、多部门发力,着力挖掘潜力、盘活资源、拓宽渠道,强化用地、资金、环境容量保障;三是要抓好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部门必须大力发扬“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做到“任务、责任、人员、速度、时限”五到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下“快进键”,形成落地“加速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二)产业为实,在兴业态、树品牌上创造新业绩。一是要打造文旅IP,常态化展演《印象妈祖》《缘起湄洲》《首见妈祖》等文旅项目,筹拍妈祖题材电影、交响乐等,塑造标志性IP,持续做强“湄洲人家”民宿品牌,充分构建多层级民宿发展机制,打造适应不同需求的旅游民宿产品体系;二是要持续丰富业态,积极融入岛岸一体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新游客集散中心、跨海索道项目落地,丰富充实妈祖城旅游业态,加快如意路提升、闽中海上游击队驻地旧址展览馆等项目建设,着眼朝圣经济、夜间经济、绿色经济、沙滩经济等,积极培育海上运动、海岛露营、游轮游艇、健康医养等消费新业态,提升旅游吸引力;三是要强化游客留存,提升和突出“湄洲人家”特色主题民宿、餐饮酒店,规划湄洲岛大型综合广场项目,引导旅游伴手礼、餐饮、文娱、电影院、商场、专卖店等商业入驻,力求实现香客转化为旅客、旅客转化为香客,都成为湄洲岛终身常客,变流量为“留量”。
(三)生态为魂,在抓生态、优环境上展现新作为。一是全力挺进扩绿主战场,巩固提升创建“和美海岛”成果,争取全岛绿化覆盖率再提升1个百分点,达到63.6%;二是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聚焦能源清洁化、管理数智化等“五化一循环一系统”建设,实现“绿电+行业”“绿电+文旅”绿色转型;三是奋力打造零碳示范窗口,高质量建设生态零碳岛,打造湄洲岛部省共建近零碳示范区,从更高站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争取参照住建部与海南博鳌部省共建模式,打造湄洲岛部省共建近零碳示范区,积极参与《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多维度开展零碳国际合作。
(四)文化为桥,在传文化、承精神上焕发新风采。一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发挥妈祖祖庭优势,广泛凝聚侨心,高规格举办妈祖春秋祭典、湄洲妈祖巡天下、天下妈祖回娘家等,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加强与世界各地妈祖文化机构和信众间的学术和民俗交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妈祖文化的朋友圈;二是办好论坛提高规格,进一步对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重要指示,办好十周年论坛,争取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推动成立省级筹备领导小组,争取选取一颗海洋卫星命名为“妈祖号”;三是着眼“五化”加快传播,推进国际化、年轻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持续提升妈祖影响力,接纳更多研学、夏令营等妈祖文化青年交流,引导海内外华人青年认识、喜欢、热爱上妈祖文化。
(五)民生为本,在聚民意、惠民生上交出新答卷。一是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原湄洲二中等安置房申购,继续组织实施一批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推动全部落地见效,努力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二是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保障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取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授牌湄洲岛,加快岛岸一体发展,推进岛岸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建设高品质精致城乡空间,让民生福祉更加可见可触可感;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保持信访积案动态清零,创建“平安湄洲”,持续开展“用脚步丈量湄洲”,确保“平安三率”全省领先,建设“平安湄洲”。
(六)干部为要,在勇担当、创佳绩上提振精气神。一是坚守责任担当,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践行,紧密联系新时期湄洲岛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并继续以“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群众吹哨 干部报到”为推动载体,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考核,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打造堪当振兴发展重任的干部人才队伍;二是强化督促考评,把“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主要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积极发扬“把脚踩在泥土里,踩到硬地上”“以看促干,以干促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工作作风,落实好《关于在重点工作中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通知》要求,持续转变干部作风,为高质量发展葆正气、添锐气、增底气;三是发挥示范带动,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对照新要求,树立鲜明导向,持续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不断激发争先奋进干劲,深入推进“在重点工作中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政策,进一步增强全区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展现新时期湄洲干部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同志们,今天的湄洲正在充满信心、蓬勃向上,明天的湄洲必将充满荣光、铸就辉煌。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新的更大业绩,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湄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