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注册 注册  |  登录 登录 你好 |  注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2023年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24-02-22 10:46   来源: 本网    点击次数:{{ pvCount }}   字号: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北岸经开区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及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港产城联动,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02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外贸出口总额预计完成3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4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7.17亿元,增长7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0亿元,增长34.0%。

  回顾一年以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有:

  (一)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凝心聚力稳增长,顶格落实稳经济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退减降缓税费0.9亿元,发放贷款0.37亿元,以“真金白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净增5284户。扎实做好项目申报服务工作,争取置换债券资金2.05亿元。建立重点产业项目碰头会商机制,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75亿元。旗帜鲜明讲投资效益、亩均税收,策划“一康城两基地五组团”,瞄准主导产业招大引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招商考察10余场次,新增对接项目60个,对接企业70余家,共签约海水提取氯化钾、优星欧派新材料等15个项目,计划投资超71.8亿元。核医学产业园对接项目4个,其中2个(诺宇生物、智核生物)即将签订框架协议。多举措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举办“全闽乐购 惠聚北岸”、2023年春季妈祖诞辰祭典·两岸美食文化节等促销费活动,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二)坚持项目带动,助推产业提质升级。临港产业方面海水提钾项目实现“当年度招商、签约、拿地、开工”,正在冲刺“一年度投产”。哈纳斯LNG项目码头工程、国投电力东乌垞渔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火电厂三期扩建 2*660MW 机组、一期 BOT 项目等容量替代工程、热电联供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重离子设备取得注册检验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即将竣工验收。启动硼中子公司注册及首台套设备申报工作。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北岸分院签订三方共建协议,正在推进专项债申报等前期工作。两岸生技园入园9个项目,已投入运营2个,其中太阳树转为规上企业,已开工2个,正在装修5个,有望年底投产。厚新大健康中心列入“福建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名单。文旅产业方面。以贤良港天后祖祠为载体,举办“莆阳爽夏·醉美北岸”“妈祖回娘家”“妈祖故里共欢聚·天下莆商庆团圆”等大型活动,打响妈祖文旅品牌,吸引海内外妈祖敬仰者纷至沓来。编制《莆田市岛岸一体融合发展规划》,持续完善文旅配套,祖祠夜景工程全面完工,4家星级酒店有序建设,其中悦海壹号酒店投入运营,“十景连线”滨海旅游精品路线展现新貌。2023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35万人次,同比增长49.9%;国内旅游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49.6%。

  (三)坚持品质提升,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策划生成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28个,总投资202亿元,年计划投资15.9亿元,其中宜居建设工程9个,绿色人文工程4个,交通通达工程9个,安全韧性工程6个;全年完成投资16.08亿元,占年计划的101.13%,超序时1.13%。北岸经开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有序推进,农村污水、农村燃气建设工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确保全区65户219人脱贫户稳定脱贫,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2.83万元,排在全市前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1个省级示范村、2个省级试点村以及3个实绩突出村共策划项目15个,计划投资1164.34万元,形成3条示范线,乡村振兴涟射效应凸显。全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202个计划建设点全面建设完成,完成率达100%,东仙社区乡村旅游、何山村的美丽田园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山亭镇蒋山村成功入选国家文旅部评审的“全国秋季最美村晚”,全市唯一、全省仅3个。

  (四)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许可“全程网办”事项占比52.5%、“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85.5%,平均缩短时限比例82.6%,即办件比例47.6%。推行“一件事”套餐服务,2023年共办理“一件事”集成套餐542余件,办事便利度持续提升。承接市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840项,派驻事项由区直部门对应承接116项,基本实现“区内事区内办”。创新海安“五联防”品牌,建立“防人员偷渡、防海上走私、防海砂盗采、防海域侵占、防灾害事故”的海安“五联防”工作机制,首创“五联防一张图”,提升岸海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省打击治理涉海走私专项部署会议暨反走私岸海综合治理现场会在五联防指挥中心召开,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刊发,并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成立北岸经开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强化闲置资产资源的运营管理,处置收入超1.5亿。妈祖城浪琴湾停车场建成投用,新增停车泊位6000个,有效缓解赴湄洲岛游客停车压力。聚焦“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建设,持续放大40万吨级大码头效应,东吴港区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894.47万吨,同比增长38.88%,继续打破历史同期生产纪录。其中12月单月完成吞吐量679万吨,同比增长145.91%。罗屿8#、11-12#、13-15#泊位工程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罗屿港口“海进江”货物发运量达到232.38万吨,同比增长221.06%,“通江达海”再上新台阶。罗屿港口铁矿石首次转口东南亚,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港口战略地位日益突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依托“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成功举办两岸医疗研讨会,进一步加强莆台医疗健康产业合作。

  五)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打好蓝天、碧海、净土保卫战。北岸经开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比例为95.6%,六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村生活污水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已完成主支干管网建设约152km。莆田市北岸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与木兰溪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开发项目(EOD项目)向上争取省级资金1000万元。持续开展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全年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大幅下降,治理成效显著。全力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第一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共8个,其中7个问题完成整改,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共11项整改任务,完成整改7项,4项按序时推进。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1件,第二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3件均完成整改。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9件(含3件共办件),已办结10件,其余正在办理中。积极探索智慧化管理手段,依托智慧环卫平台,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累计清理生活垃圾约2.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高达100%。全力落实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累计收运餐厨垃圾357.67吨,做到应收尽收。依托“莆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北岸“大城管”,累计整治无照游商、店外及占道经营8200余处,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人居环境。

  六)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群众幸福生活。持续保障民生投入,民生支出4.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26%。用心用情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三支一扶”、就业见习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00名,新增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9名,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名。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镇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分别提高6.5个、4个百分点。建设“数字乡村”网络覆盖,完成千兆网络建设5000户。建设“四好”农村路,完成莆田市第十三中学校门入口桥梁改造、农村安保工程4.75公里。以“食安创城”为抓手,开展治理“餐桌污染”“食品放心工程”,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探索建立“3+N”耕地保护“田长制”,实现耕地一张图、田长一本账,全区3.4875万亩耕地、划分172个耕地网格,耕地保护更加精准有力。紧盯部卫片、上海局例行督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其中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改率达92%,耕地违法图斑整改“清零”工作取得新实效。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66%,如期全面完成了全市增储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6个教育工程先后竣工并投入使用,“班班通”加快更新换代,“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完善。新办莆田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和荆泽高级中学,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1500个。成立区、镇、村三级“奖教奖学”基金协会43个,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持续完善配强基层医疗设施,对忠门镇中心卫生院、43家卫生所进行提升改造,建立上下联动的巡诊机制,推动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一轮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5%。积极谋划推进安居工程,完成西前安置区三期四期五期室外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西亭安置区正式用电送电。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补贴2284多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00人次,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获评福建省劳模1名,全国最美家庭1户。

  (七)坚持固本安民全力维护安定稳定。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科学细分网格228个、单元3537个,配备网格长227人,单元长2945人,形成五级穿透治理架构。将“离退休党员、重点企业党员负责人、海安巡逻员”等红色力量纳入网格组织体系,选优配齐227名网格党小组长、916名党员联系户,党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更加有形有效。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四个一”工作机制,共排查矛盾纠纷702件,化解630件,化解率89.74%。高效推进信访“治重化积”专项工作,今年以来,中央信访联席办交办我区三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共15件,已汇报化解15件,汇报化解率100%,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突出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水上交通与渔业船舶、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全年共排查各类生产建设经营单位和场所1136家,责令停产整顿2家,整改一般隐患785条,重大隐患23条。

  (八)坚持敦本务实,提升政府执政效能。班子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省市委和区党工委工作部署,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始终做到依法行政,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2023年,对3份规范性文件和19份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依法依规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建议。出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意见。推行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案卷评查制度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整体水平。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锲而不舍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内外局势和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不如预期,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政府性债务、金融、生态保护和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不可小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短板仍需补齐;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政府机关服务效能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姓      名:
内      容:
验 证 码: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